罗 津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 王心武
4月25日,海南省委深改办(自贸办)在海口市召开2020年第一批海南自由贸易港制度创新案例新闻发布会。今年以来,海南一手抓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一手抓改革谋划、制度创新,形成了6项制度创新案例。
据介绍,过去的一年,海南重点推进12个方面制度创新,形成了6批71项制度创新案例,推动了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2019年海南新增注册市场主体24.4万户,同比增长70.82%;新设外资企业338家,同比增长102.4%;实际利用外资15.1亿美元,同比增长106.1%,连续两年实现翻一番。
今年第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海南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但总体来看,全省持续推进改革开放,想方设法出台帮扶措施,经济社会总体保持稳定,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据了解,今年以来海南省创新的6项制度案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医疗和药品协同监管。为切实加强海南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医疗服务和药品安全监管,解决以往由于多头管理导致的衔接不畅、效率不高问题,海南在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率先创设医疗药品监督管理局,统管先行区医疗服务和药品、医疗器械安全,努力为先行区医疗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截至2020年2月29日,先行区医疗机构已有24批6个品种临床急需药品获准进口,用于46名患者;已有38批49个品种1105套临床急需医疗器械获准进口,用于235名患者,确保了国际先进医疗技术、药品和医疗器械与国内患者的及时对接,效果十分显著。
二是创新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制度体系。为加强空间规划实施管理,海南省于2019年7月和12月,分别出台《海南省省和市县总体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海南省村庄规划管理条例》,探索建立了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管理制度体系,形成了“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制度保障体系。制度创新实施以来,通过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的层层传导,守住了生态保护和耕地保护红线,保障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用地需求,有效提高了建设项目审批效率。截至目前,海南省共办理15个项目规划调整手续(其中市县审批占比达66.7%),审批时限平均减少了1个月时间。
三是复工复产综合保险。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进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共渡难关,海南省以共保方式承担风险,创设“海南省复工复产企业疫情防控综合保险”。该保险产品2天内完成研发、3天内覆盖全省100家重点企业,为全省参保企业提供了2亿元风险保障,有力推进了企业快速复工复产。
四是“一站式”司法征信服务平台。为构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公平开放统一高效的市场环境,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于2019年9月出台《海南省高级人民法院投资者司法服务绿色通道平台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创设“一站式”司法征信服务平台,全面打造投资者司法服务绿色通道,为来海南发展兴业的中外投资者提供了全天候、全方位、全领域的专业司法服务保障。截至目前,这项服务已覆盖107个国家和地区、40个法律领域,平台咨询量达7.9万人次。
五是“旺工淡学”旅游业人才培养新模式。为破解海南旅游业人才“流动性大和用工荒”的发展矛盾,海南省于2019年6月出台《海南省酒店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发挥教育机构“蓄水池”功能,对旅游从业人员积极开展在职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推动了全省旅游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了旅游业人才学历层次及技能水平,有效解决了海南旅游业人才淡旺季“潮汐”难题。截至2019年底,已有3153名酒店业员工报名参加在职学历教育,酒店、景区、旅行社等涉旅员工9000余人次参加了线上学习,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实现了旅游业从业人员停工不停学,将临时停工的危机转化为苦练内功的良机,为打造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提供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六是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集中集约执行。“执行难、执行到位率低”是全国法院面临的司法难题,而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执行更是难题中的难题。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通过调整职能、优化资源、创新方式,使刑事裁判财产性判项执行工作与刑事审判工作相衔接,形成了一套高效能、易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新型工作机制。截至2019年底,海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刑事财产性判项执行案件195件,结案177件,结案率90.76%,显著提高了自动履行率,维护了受害人权益,优化了海南营商环境。
下一步,海南省将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对标世界最高开放形态,推动涌现更多系统性、标志性、集成性的制度创新成果,为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