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切换
新闻
海南发挥“三大优势”把握新常态 上半年经济亮点多
2017
07/28
16:53

本报记者 李 祥

日前,中国商报记者从海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2017年上半年海南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海南全省经济运行总体良好,GDP、投资、消费、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2198.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7.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92.58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为457.98亿元,增长了4.6%;第三产业增加值为1247.67亿元,增长了10.2%。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朱华友在作经济运行基本情况分析时表示,今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海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上下,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呈现出四大特点与诸多亮点。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成效。“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明显。在去产能上,按照国家要求,全面取缔地条钢产能。在去库存方面,截至6月末,全省商品住宅库存去化期约11个月,比上年末减少了12个月。在去杠杆上,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实现双降。在降成本上,全面实施“营改增”,上半年累计实现净减税24.4亿元。在补短板上,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12.1%,十二个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力量。

从调结构上看,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76%,提高了3.7个百分点。非房地产项目投资占全部投资的50.0%,比重同比提高了1.1个百分点。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免税品零售占5.4%,比重同比提高了0.7个百分点;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了73.9%,明显快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5%的增长。

从惠民生上看,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了8.0%和7.2%。城镇新增就业人数5.9万人,占年度目标的65.9%;城镇登记失业率2.38%,在控制目标4%以内。民生支出加快增长。上半年,全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的民生支出537.76亿元,同比增长了12.2%;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5.1%,比重同比提高了0.4个百分点。为民办实事有序推进。

此外,经济发展动力活力持续增强。其中,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撑较强。6月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了20.4%和13.2%。新增市场主体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新增市场主体6.25万户,同比增长了31.3%。

对此,朱华友指出,从居民存款、企业贷款、新增市场主体和用电量等指标,可以看出无论是居民还是企业,都对海南的发展充满了信心。而用电量这个实实在在的指标,更是经济增长的佐证。

朱华友表示,海南省12个重点产业较快增长,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初步测算,上半年12个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0.7%,高于全省GDP增速3.2个百分点。互联网业、现代金融服务业、医药产业、会展业、旅游产业、高新技术、教育文化、体育产业等产业均实现两位数增长,这些数据都说明海南省的发展新动能在逐步提升。

朱华友表示,上半年,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市县、各部门、各行业共同努力、奋力拼搏,经济运行情况总体符合预期,对完成全年任务有充分信心。当然,也需看到面临的挑战,下半年将牢牢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保持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工业园网用户自行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用户观点,我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不良信息举报:service@cnrepar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