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以“种业兴旺促产业振兴”为主题的椰子新品种种业发展研讨会在海南三亚召开,国内外育种专家和椰子从业者围绕我国椰子新品种发展的重点、难点和发展路径展开探讨。
“一颗种苗的优劣决定了椰子未来30年的产量与经济效益。”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研究员范海阔会上直言,椰子属于多年生作物,品种选择和种苗质量是椰子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
与会椰子种植企业反映,海南椰苗市场存在育种企业参差不齐、规模较小,有不少为农家自繁种苗和国外引进种苗。自繁自育种苗纯度较低、质量堪忧;国外引进种苗,不经过引种试种盲目大规模推广,容易导致椰子产业虎头蛇尾、一蹶不振。
产业兴旺,种业先行。参会代表认为,海南应以种业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培育椰子种业企业,增强行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椰子种业的总体水平和运行质量,为提高我国椰子生产能力提供强有力支撑。
会议特邀了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作了“国家农作物种质库现状和未来思考”专题报告,他提出为更好地发展我国椰子种业,要强化科企合作,做好椰子育种规划,培育更多适应市场需求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当天,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斯里兰卡等东南亚椰子主产国的多名育种专家,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针对各国椰子种业及种苗繁育概况及进行解析,为我国椰子种业发展提供借鉴。
东南亚各国作为全球椰子主产区,在椰子新品种培育领域,有五六十年的研究历史。这些国家都高度重视椰子种业管理,设有椰子发展局、椰子发展署等专门的种业管理机构,对种苗生产、繁育、推广均有严格的管理条例。种苗繁育均指定国家级种业繁殖企业或科研单位专营,以确保种苗质量和可追溯性,避免多年生经济作物因种子种苗的失误而导致未来颗粒无收。
东南亚椰子主产国专家介绍新品种选育情况。
会议认为,海南岛作为我国特有的热带经济作物种植区域,更应该加强种业的管理,有必要采用种业专营制,加强种子种苗的繁育及释放管理。
按照规划,2035年以前海南将种植80万亩新品种椰子。其中50万亩为矮种早结鲜食椰子新品种,主要满足我国鲜食水果椰子市场需求。其余30万亩将布局杂交新品种或海南本地高种,主要布局房前屋后,田间路边等五边地以及滨海防护林的改造,所产果实主要满足加工用原材料的不足。
范海阔介绍,近十年内来,我国鲜食水果型椰子需求暴增,限制我国椰子加工业发展的瓶颈同样是原材料不足,进口依存度过高。热科院椰子所培育的水果型椰子新品种“文椰”系列具有耐贫瘠、投产早、产量高、品质优、易管理等特点,亩产效益超万元,椰农种植积极性大增。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所长王富有认为,大力推进椰子杂交新品种种植,不仅可以解决我国原材料不足的问题,同时还为海南滨海沙地防风林更新找到了经济与生态价值双赢的替代品种。
近年来,热科院椰子所在椰子育种方面不断突破,椰果出芽率提升,椰苗成苗率提高,育苗成本下降。同时,该所科研团队重点攻关椰子组织快繁技术,建立了以茎尖、花序、子房、根为外植体的椰子愈伤诱导技术体系。有望在2021年底培育出真正意义上的椰子组培苗。
王富有坦言,我国椰子新品种培育起步晚,种质资源储备较少,需要持续引进和收集全球椰子种质资源,建立全球椰子种质资源圃,从中筛选适合海南气候特点的新品种,助力海南椰子产业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