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以下简称“中国工经联”)日前主办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建设与制造强国建设协同发展论坛”(以下简称“论坛”)在北京举办。
海南自由贸易港(以下简称“海南自贸港”)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是党中央极力打造的面向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开放门户,自2020年设立以来备受关注,论坛将海南自贸港设计为唯一的地方政府代表发言议题。海南省政府冯飞省长委托曾锋副秘书长出席论坛,并在题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构建自贸港现代化产业结构》的演讲中分享了海南自贸港建设一年来的五个方面的突出成绩、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和未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
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曾锋
一
//海南自贸港建设五个方面成绩
海南自贸港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动力明显增强,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发展气象焕然一新。
一是经济增长较快。上半年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86亿元,同比增长17.5%。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占比61.5%,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5%。工业投资自2020年7月以来连续12个月大幅增长,今年以来增长36.8%,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187%。
二是综合效益大幅提升。1至7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分别为10.2%和15.2%,居民消费价格下降0.4%。空气、水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九成。
三是发展动能逐步壮大。今年以来,海南自贸港791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集中签约354个高质量项目,总投资2235亿元,协议投资1500多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74%,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的营业收入增长43%,商务服务收入增长124%。实际利用外资连续三年翻番,货物贸易增长24.5%,新兴服务进出口增长2.15倍,占服贸总额的66%。
海南自贸港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
四是自贸港政策红利加速释放。自2020年7月1日离岛免税新政实施至今年6月底,免税购物销量468亿元,同比增长2.26倍。通过FT帐户的资金流量是2020年同期的5.9倍,2020年新型国际贸易收支突破18亿美元,是2019年的10倍。
五是生产要素加快汇聚。一年来引进人才16.8万人,今年上半年落户数为6万人,同比增长5.2倍。今年新设企业10万多户,增长60%。新增三大主导产业市场主体17.1万户,增长73%,全省市场主体规模达到132万户。
2021年海南自贸港招才引智活动启动仪式
二
//海南自贸港建设七个方面重点工作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海南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蹄疾步稳推进自贸港建设”“把绿水青山、碧海蓝天留给子孙后代”“把制度集成创新摆在重中之重位置”“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等主题,廓清认识、理清思路,进一步明确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方向、节奏和路径,在全省形成解放思想、敢闯敢试、大胆创新的新热潮。
二是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攻坚破题。制定实施房地产调控、争创一流营商环境、大力引进外资、加强生态保护等30多项改革举措,有效破解一批长期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成立放宽市场准入、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金融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等工作专班,全力推动政策落实。扎实开展封关等基础性研究,初步形成“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制度设计思路。
三是以改革创新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发展。大力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抓落实、谋发展、促改革。全省开展“查堵点、破难题、促发展”活动,了解社情民意,优化办事流程。制定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公职人员容错纠错办法(试行)》,鼓励大家甩开膀子大胆干。已发布13批、123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一批案例在全国推广。
四是全力推动关键核心政策落实落细。海南自贸港从实际出发,以配套政策和管理办法,扎实推动中央政策落地,在贸易便利化、航运航空便利化、投资自由便利和跨境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推进政策落地。如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出台的海南自贸港三大产业企业所得税和高端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优惠等政策,在海南自贸港的高效推动下,政策落地效果高于预期。今年上半年,高端紧缺人才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8亿多元;享受15%优惠税率的企业达603户次,减免税额22亿元。
五是打牢实体经济基础,构建现代产业格局。加快建立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为支撑的“3+1”现代产业体系。积极吸引境外高端购物、医疗和教育等消费回流,免税经营主体由2家增加到6家,免税店10家,经营面积21万平米,国际品牌从最初的几十个扩大到650多个,博鳌乐城使用进口特许药械品种首例突破135例,成为国际最先进创新药械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通道。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打造南繁、深海、航天“陆海空”三大未来产业,南繁硅谷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奋斗者”号为代表的深海科技项目顺利落地,“天问一号”“嫦娥五号”在文昌国际航天城发射。做优做强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培育橡胶、槟榔、椰子“三棵树”产业链,推动传统海洋渔业往深海走、往岸上走、往休闲渔业走,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六是坚守生态底线。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担当,以最严的规划、最严的措施、最严的处罚、最严的问责,精心呵护海南的青山绿水、碧海蓝天。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领先,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99.5%,PM2.5下降到13微克/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2%。近岸海域水质优良率99.9%,河湖库和近海海域等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实行全面“禁塑”,装配式建筑面积连续三年翻番,去年底已实现全岛生活垃圾“全焚烧”。新能源汽车占比4.2%、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倍。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七是优化营商环境。把营商环境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金饭碗”,海南省政府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设立营商环境问题受理平台,多渠道收集问题,建立“平台统一受理、专人梳理研判、按责分级核办、限时办结反馈、定期回访复核、办结归档销号”的闭环工作机制,扎实推动问题解决。设立国际投资“单一窗口”,压缩审批时限近七成,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整体通关时间比2017年压缩一半,极简审批成为全国标杆。完善多元化商事纠纷解决机制,率先在全国完成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实现“一级政府只设一个行政复议机关”目标。
三
//海南自贸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
海南自贸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可概括为“3+3+3”,即: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石油化工新材料、现代医药3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以南繁产业、海洋科技、航空航天(“陆海空”)为主的3大未来产业,优化升级清洁能源、节能环保、高端食品及消费品3大优势产业。
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2025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8000亿元,其中新型工业产值突破4000亿元,数字经济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0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00万户以上,企业数量突破100万户。吸引若干家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在海南设立总部或区域总部,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00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30家以上。其中,数字经济主攻方向是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跨境数字贸易等,规划到2025年,数字经济产业营业收入达到4000亿元。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主要发展目标是延长石油化工产业链,形成上游勘探开发、中游油气加工及综合利用、下游新材料一体化发展格局,将海口建成油气区域总部,将洋浦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千亿级石油化工新材料基地,将东方建设成为以天然气化工为主的新材料基地。到2025年石油化工新材料全产业链产值达到2000亿元。
曾锋副秘书长表示,建设海南自贸港是历史的选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为加快培育发展以上产业,海南省正在制定出台各项配套政策,创新工作推进机制,热忱欢迎与会企业家到海南自贸港寻找发展商机、放飞理想、实现抱负。
四
//中国工经联下一步积极参与
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工作设想
中国工经联项目组下一步将继续充分发挥自身资源渠道优势,基于海南自贸港独特的政策、区位、资源、产业、环境等优势,深度结合当地已有基础,加大资源、资本、项目、人才和技术的聚合力度,在研究、论坛、双招双引三个领域开展相关工作,助力海南自贸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研究
1、大宗商品供应链安全与保障
2020年至2021年,项目组在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元同志“总指导”下联合多家中央企业和大型政策性国有银行组成工作组,就我国大宗商品供应链安全与保障问题开展研究,该项工作获得了中央领导和国家发改委主要负责人的重视与批示。
今年3月,项目组为落实领导人批示,前往海南省洋浦经济开发区等多地深入调研,研究证明海南自贸港有基础成为保障我国大宗商品供应安全的重要一极。其中,洋浦经济开发区作为石化产品类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我国第二大商业石油储备基地、中东和非洲油气资源进入中国的第一个石化产业基地,可在建设好大宗商品集散交易基地,巩固好西部陆海新通道航运枢纽战略地位的基础上,尝试建设以能源、资源、农产品为主的大宗商品国际交易中心,为促进和保障我国大宗商品供应安全发挥出更大作用。项目组拟从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邀请招商局集团、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山东海洋集团、中国中车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前往洋浦经济开发区进行投资考察与项目洽谈,进一步完善洋浦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能力,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运输基础保障。
二是邀请中国铝业集团、中国石油化工集团、中海油集团、中粮集团、雪松控股集团等能源、资源和大宗农产品领域的行业头部企业前往洋浦经济开发区进行项目考察,充分利用好“零关税”和加工增值政策等相关优势,扩大石化、有色金属、大宗农产品等领域粗加工和精加工项目投资规模。
三是研究探索如何充分利用好洋浦港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航运枢纽的优势位置,对接东盟贸易渠道,扩大与越南、马来西亚、印度等东南亚、南亚地区的贸易往来,对内承接中国内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货物贸易,为大宗商品提供完整的物流链。
四是对接以香港中华总商会为代表的香港地区友好合作单位,借助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航运中心的优势地位和丰富经验,全面提升洋浦港包括基础设施、营商环境、科研资源以及高端人才在内的配套软硬件的水平,促进洋浦经济开发区更好发挥“示范区先行区”作用,先行先试,积极对标国际高层级开放形态,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探索更优路径。
2、碳达峰碳中和先锋城市
为助力海南自贸港抓住国家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工作的良好机遇,项目组拟同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环保部应对气候司等部门,以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山东财经大学等机构的专家组成联合工作组,就海南自贸港范围内的有关地方创建碳达峰碳中和先锋城市开展先行研究,争取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与支持,助推海南自贸港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综合推进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场所建设等工作,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经验。
3、RCEP(DEPA)先行示范区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将于2022年1月对中国、日本等10个国家生效,中国、韩国等多国也正式提出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这些协定将进一步推动我国跨境贸易发展,助力我国深化新发展格局下的对外开放。目前,重庆等地已纷纷开展RCEP先行示范区建设研究,力争把握发展机遇。
2021年3月以来,项目组联合国务院国资委国际局、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网能源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联合工作组,开展了《RCEP、中欧投资协定等协议对我国资国企的影响》课题研究,该项研究被国务院国资委列为年度重点课题。项目组拟在此基础上,尝试就海南自贸港打造RCEP(DEPA)先行示范区的可行路径开展深入研究,从国别、区域和产品以及数字贸易、数字安全等维度着手分析RCEP(DEPA)为海南自贸港带来的潜在机遇与挑战,并提出针对性建议。助力海南自贸港积极全面对接RCEP(DEPA)规则,加快建立区域性大市场,深化深层次、多领域合作,有利于促使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壮大。
4、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
项目组拟联合工信部信发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北京邮电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就助力海南自贸港制造业更好更快实现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开展相关工作,助力海南自贸港相关企业参与工信部开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申报工作。
一是可协助海南自贸港制造业企业积极申报试点示范,提高参与度,争取实现零的突破,以获得更广泛的重视和更多领域政策、项目和资金支持。
二是将该项试点示范工作获得的全国层面的宝贵经验与海南自贸港制造业企业特色相结合,为海南自贸港制造业两化融合和数字化转型提出针对性参考建议。
(二)论坛
1、数字经济论坛
拟与海南省政府共同筹备召开数字经济主题下的国际论坛,为国家部委、地方政府、行业龙头企业搭建高端对话沟通平台。拟邀请相关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代表,装备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电子商务等领域的头部企业负责人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信通院等知名智库的专家参会。旨在为海南自贸港数字经济产业发展集聚资源,加强宣传,进一步导入优质企业和项目,有利于将数字经济打造为海南自贸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成为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
2、海南国际碳中和论坛
拟与海南省政府共同筹备召开海南国际碳中和论坛,推动国际气候投融资及项目库建设,利用市场化机制,加强我国与美国、日本、欧盟、东盟等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将海南自贸港打造成为我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开展的对外合作的窗口。
(三)双招双引
项目组拟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开展“中国工经联走进海南自贸港”工作计划。瞄准当前海南自贸港高度关注、重点招引的产业,重点围绕数字经济、石油化工新材料、现代医药、清洁能源等领域,由中国工经联组织3-5批次相关行业的大型国企、头部民企、金融机构等单位的高级别代表赴海南自贸港开展招商考察和对接,每批次将特别邀请5-6家头部企业。充分发挥出中国工经联作为“智库+产业+国际合作”综合性平台的作用,加大资源聚合力度,助力海南自贸港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编辑:左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