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中旬以来,海南洋浦湾畔风吹潮涨涛声急。
在华信洋浦石油基地,连续奋战多日的2000多名工人战高温、斗酷暑,项目储罐基础施工已接近尾声,30多个直径达80米的储油罐正在安装。海南华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指挥部决定在6月20日至9月30日期间,开展安装工程百日会战活动,掀起项目建设新高潮。项目计划明年5月投入运营,预计油品年周转量约3744万吨,正常年营业收入约1472亿元。
华信油储项目附近的海南液化天然气项目,也已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预计今年8月底全面投产,届时将有效缓解当地“气荒”现状。
除了不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的洋浦开发区,包括海口高新区、老城开发区、东方工业园区在内的主要产业园区,无不依托园区打造特色产业集群。园区渐成海南产业集聚发展高地,成为抵御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支柱。
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重点产业园区是海南省重要的经济板块,园区建设发展直接关系到海南经济长远发展。
继去年超额完成全年土地征收任务后,今年海口高新区管委会主任朱东海又马不停蹄投入到美安科技新城的征地工作中。作为海南省5个国家级园区之一,海口高新区所辖的美安科技新城承担着海口发展重担。
“今年力争美安融资到位15亿元-23亿元,完成投资15亿元-23亿元(含征地费用、工程费用),新增土地征收7000亩,完成美安一期已征地供地范围的‘三通一平。”朱东海说:“年内全力确保一批市内搬迁企业项目和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项目在美安落地开工,力争立昇超滤膜产业基地等项目年内实现投产。”
朱东海的迫切之情,源于这样一个事实:较之国内发达地区的产业园区,海南的产业园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记者从省发改委了解到,今年海南省确定的395个重点项目中,共计安排了49个竣工项目、135个新开建项目、211个续建项目。同时力争5个国家级园区年内基本实现“七通一平”,6个省级园区基本实现“五通一平”,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
“这些重点园区和重点项目建设的有力推进,将为促进海南经济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夯实海南长远发展基础提供强大动力。”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园区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作为海南省最早获批设立国家级开发区的园区,洋浦开发区是海南布局发展重化工业的主要基地。
“随着‘一港三基地’发展定位的明确,加上各项基础设施配套日趋完善,洋浦的后发优势十分凸显。”洋浦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希望越来越多的资金密集、技术水平先进、环保门槛高的大企业、大项目进驻洋浦。”
除却洋浦开发区,澄迈老城开发区、东方工业园区、昌江循环经济示范区、清水湾信息产业园等产业园区近年开始不断发力,园区经济实力不断提升。
老城开发区正向国家级开发区迈进。去年开发区总产值491亿元,年产值或销售额超亿元的企业达59家,税收过千万元的企业15家。老城开发区已形成高新技术产业、能源和石化工业、新型材料产业、橡胶深加工四大产业集群。
“开园才3年,园区就落户企业300多家,去年产值达93亿元,被授予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落户老城的海南生态软件园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
东方工业园区也当仁不让。除了已建成的大化肥、大甲醇项目、东方电厂及海南精细化工一期工程,园区新近引进的东方德森能源碳四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已于今年6月试运行,精细化工二期工程将于年内投产等。
省工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海南园区工业总产值1391亿多元,园区建设累计投资2000亿多元。今年前5月,海南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超200亿元,五大重点工业市县(区)工业增加值均实现增长,五大重点工业市县(区)共拉动全省规模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1个百分点。
“正是园区经济的发展壮大,增强了海南经济抵御风险能力,夯实了海南长远发展基础。”中改院海南研究所所长夏锋说。
园区产业发展初具规模
近年来,海南省按照集中布局、集约发展思路,依托龙头企业和大项目,围绕支柱产业的上下游领域延伸产业链,强化园区产业集聚化、集群化发展,洋浦开发区、海口高新区、老城经济开发区等11个主要园区迅速崛起。
“海南省重点园区产业发展已初具规模,比如海口高新区和综合保税区以英利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以海马汽车为代表的汽车装备制造业不断壮大;老城开发区以生态软件园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迅速崛起;东方工业园区的天然气化工产业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为下一步延伸产业链条打下良好基础。”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说。
据透露,今年海南省将采取多种措施,确保位于洋浦开发区的小铲滩作业区起步工程、油品码头和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年内建成竣工。
此外,东方工业园区、海口高新区、老城开发区、三亚创意产业园、临高金牌开发区将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力度为重点,吸引更多的有市场竞争力的行业领军企业参与产业开发,抵御经济下行风险。
“随着产业高地的形成,海南园区经济实力将大为增强,支撑经济发展的底气将更足。”夏锋认为。(记者 梁振君 实习生 林诗婷)